文件存储的方式在单节点的场景下非常不错,但是涉及到对应用进行多节点部署的场景下,各个节点的Session无法共享,因此需要将Session存储单独剥离出来管理,Redis服务器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选择。
gsession的Redis存储使用StorageRedis对象实现,与文件存储比较类似,为了提高执行效率,也是采用了内存+Redis的方式。与文件存储唯一不同的是,在每一次请求中如果需要对Session进行操作时,将会从Redis中拉取一次最新的Session数据(而文件存储只会在Session不存在时读取一次文件)。在每一次请求结束之后,将全量的Session数据通过JSON序列化之后通过KeyValue方式更新到Redis服务中。
如果单个用户下(以用户维度举例)Session数据量不大的业务场景中,都推荐使用这种Storage方式。如果单个用户Session数据量较大(例如>10MB),可以参考HashTable的Storage方式:Session-Redis-HashTable
package main
import (
"github.com/gogf/gf/v2/frame/g"
"github.com/gogf/gf/v2/net/ghttp"
"github.com/gogf/gf/v2/os/gsession"
"github.com/gogf/gf/v2/os/gtime"
"time"
)
func main() {
s := g.Server()
s.SetConfigWithMap(g.Map{
"SessionMaxAge": time.Minute,
"SessionStorage": gsession.NewStorageRedis(g.Redis()),
})
s.Group("/", func(group *ghttp.RouterGroup) {
group.ALL("/set", func(r *ghttp.Request) {
r.Session.Set("time", gtime.Timestamp())
r.Response.Write("ok")
})
group.ALL("/get", func(r *ghttp.Request) {
r.Response.Write(r.Session.Map())
})
group.ALL("/del", func(r *ghttp.Request) {
r.Session.Clear()
r.Response.Write("ok")
})
})
s.SetPort(8199)
s.Run()
}
在该实例中,为了方便观察过期失效,我们将Session的过期时间设置为1分钟。执行后,
Session变量; Session变量已经设置并成功获取; Session变量已经从Redis存储中恢复;如果我们手动修改Redis中的对应键值数据,页面刷新时也会读取到最新的值; Session,因为该Session已经过期;备案信息: 粤ICP备15087711号-2
Copyright © 2008-2024 啊嘎哇在线工具箱 All Rights.
本站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学习交流使用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们。